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蛙来哒凭借独特的“沉浸式吃蛙”体验,成功俘获了Z世代的胃和心。从产品创新到场景打造,再到社交营销,蛙来哒精准洞察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将“吃蛙”变成了一种潮流社交方式。它究竟做对了什么?
1. 产品创新,让“吃蛙”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
在餐饮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的当下,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用餐体验有着独特的追求,新鲜感与差异化是他们选择餐厅的重要标准。传统餐厅千篇一律的菜品和模式,早已难以满足他们日益挑剔的味蕾。而蛙来哒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另辟蹊径,以牛蛙作为核心食材,推出了紫苏味、香辣味、泡椒味、蒜香味等多种口味的牛蛙菜品,迅速在餐饮市场崭露头角。
而且,牛蛙本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属性,这与年轻人追求的“轻负担”饮食理念不谋而合,让他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兼顾健康。
为了持续保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蛙来哒始终坚持产品创新,不断研发推出新的菜品。如臭豆腐牛蛙、火焰爆辣蛙等,既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又带来了全新的口感体验。通过这些创新菜品,蛙来哒让“吃蛙”不再仅仅是一次猎奇的尝试,而是变成了年轻人愿意频繁消费的日常选择。
2. 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吃饭也要“出片”
在“体验即消费”的Z世代消费逻辑里,用餐早已超越简单的果腹需求,成为社交货币的重要载体。蛙来哒精准捕捉这一消费心理,以场景化设计为支点,将餐饮空间转化为潮流社交场,成功解锁年轻人的打卡密码。
踏入蛙来哒门店,仿佛闯入多元潮流文化的立体图鉴。赛博朋克风格的霓虹灯带勾勒出迷幻的空间轮廓,工业风的潮酷设计与爵士酒吧的空间布局碰撞出独特的氛围感。这些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构建起品牌鲜明的识别系统。更值得称赞的是,品牌始终保持着高频的场景迭代频率,从工业风到游戏厅,每一次空间焕新都在社交平台掀起打卡热潮,让门店自身成为持续流动的话题中心,不断为消费者制造“非来不可”的新鲜体验。
当年轻人举起手机定格这些画面,门店便以社交平台为载体,完成从实体空间到数字流量的裂变传播,让每一次打卡都成为品牌形象的二次扩散,真正实现“场景即流量,用餐即社交”的消费闭环。
3. 营销破圈,用社交玩法“黏住”年轻人
蛙来哒的营销策略,完全踩中了Z世代的兴趣点。
联名跨界,与热门IP、美食品牌合作,比如与“黑色经典”联名,推出臭豆腐牛蛙锅,为自身注入新的活力与话题性。
造节营销,品牌精心打造“88超级品牌日”,将其打造成属于蛙粉的专属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蛙来哒推出各种主题活动和相关福利,主题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Z世代的兴趣爱好和社交习惯。例如,2024年品牌日,蛙来哒将live音乐会搬到活动现场,和蛙粉一起蹦迪一起嗨。这种互动性强的活动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还激发了他们的分享欲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蛙来哒。
会员社群运营,在数字化时代,会员社群运营成为品牌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手段。蛙来哒通过小程序和社群等渠道,建立了完善的会员体系,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福利,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从产品到场景再到营销,蛙来哒的每一步都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喜好。它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个社交打卡地、潮流聚集地。在餐饮行业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蛙来哒用“沉浸式吃蛙”证明了,只要懂年轻人,小众品类也能变成大众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