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资讯

以500+门店规模领跑赛道,解码牛蛙餐饮头部品牌蛙来哒的制胜法则

 来源:蛙来哒
 更新时间:2025-07-23

在中国餐饮市场的万马齐喑中,牛蛙这一曾被视为“小众”的品类,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从区域特色到全国餐桌的跨越。而在这条爆发式增长的赛道上,蛙来哒500余家门店的规模持续领跑,不仅成为品类扩张的标杆,更用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为餐饮连锁化提供了一份可拆解的成长样本。

 

破局小众让牛蛙从边缘走向主流

 

2010年的中国餐饮市场,牛蛙还只是川湘菜里不起眼的配角。那时,没人能想到,这一看似小众的食材,日后会与“连锁化”“品牌化”产生深刻关联。


转折发生在2015年。蛙来哒率先打破常规,从一家普通的湘菜小馆,大胆转型为聚焦牛蛙单品的专门店。为了让这场转型落地生根,品牌对场景与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构。

 

在门店设计上,蛙来哒果断摒弃了街边店的装修风格,转而采用工业风与霓虹元素交织的装修风格,搭配酒吧式卡座。这一改变,让用餐场景从单纯的“果腹”需求,升级为更具社交属性的体验空间。

 

蛙来哒 

 

产品层面的革新同样关键。品牌跳出了传统牛蛙烹饪的局限,精心研发出紫苏味、黑椒蚝油味、香辣味等12种风味。这一突破,成功将牛蛙从“重口味专属”变成了“全年龄段友好”的美味。

 

蛙来哒这场转型,精准踩中了消费升级的时代节奏。它不仅让牛蛙从“偶尔尝鲜”的小众选择,一跃成为“朋友小聚”“日常打卡”的主流餐饮品类,更成功开创了牛蛙专门店的先河。

 

标准化运营+精细化管控,支撑全国化扩张

 

餐饮连锁化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扩张速度与运营质量。蛙来哒能在短短几年内突破500家门店,离不开其成熟的标准化体系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在门店运营上,蛙来哒通过高度标准化的流程,确保不同地区的门店能够提供一致的消费体验。从门店整体的管理制度、前厅后厨的详细分工、产品的标准化、门店CIS整体形象管理,小到店长日常管理、危机事项处理……蛙来哒构建了多套完整的运营手册,极大降低了加盟商的管理难度,提高了门店的存活率和盈利能力。

 

蛙来哒 

 

但标准化不等于“一刀切”。在统一框架下,蛙来哒更擅长用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季节波动的客流规律,品牌能灵活调整菜单结构、营销节奏甚至门店营业时间。这种“统一中有差异”的策略,避免了盲目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让500家门店中的绝大多数都能保持健康的盈利状态。

 

供应链护城河“塘头”到“餐桌”的全链路掌控

 

在餐饮行业,标准化的根基始终离不开对供应链的深度掌控,蛙来哒对此有着深刻的实践与探索。为了保证全国门店的食材稳定,蛙来哒成为行业内首个与上游签订“全年定价定量”收购合同的品牌方,通过“订单式”合作确保食材供应的稳定性。

 

蛙来哒 

 

随着品牌规模的扩大,对供应链的把控需求愈发精细化。2018年,蛙来哒开始将触角延伸至上游养殖环节,着手自建生态养殖基地,全力推进牛蛙养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到2022年,品牌全力推行“稻蛙共生”的绿色养殖模式。目前其养殖基地超1,000亩,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南、广东等地。

 

此外,蛙来哒还在2016年开始率先试推牛蛙“三级检测”模式,构建起从塘头到仓库再到门店的全链条检测体系,全程管控牛蛙食材的安全健康。

 

门店突破500家,对蛙来哒而言并非终点,而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未来,期待蛙来哒在产品力、服务力与模式创新上持续精进,让“美味蛙锅”的烟火气蔓延至更多城市。

 

+
加盟咨询
JOIN CONSULTATION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加盟区域
其他说明

市场有风险,加盟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