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解放西路的一家200平米街边小店,到全国500余家门店的牛蛙品类龙头,蛙来哒用15年时间,将一道小众食材锻造为年销千万锅的国民美食,书写了中国餐饮界的单品突围传奇。它以“牛蛙”为核心深耕不辍,不仅重新定义了牛蛙产业链的格局,更成为餐饮行业聚焦单品战略的经典范本。
破局:跳出湘菜红海,抢占牛蛙蓝海先机
2010年,蛙来哒以传统湘菜馆身份起步,菜单上百余SKU却深陷同质化竞争。转机出现在2015年——创始人敏锐捕捉到牛蛙品类的空白机遇:国内尚无专业牛蛙连锁品牌,而牛蛙的高蛋白、低脂肪属性与消费潜力被严重低估。蛙来哒果断砍掉70%菜品,聚焦牛蛙单品,首创“紫苏牛蛙锅”,一举将品牌与“吃蛙”深度绑定。这一战略转型立竿见影,“吃蛙就来蛙来哒”的消费认知,在消费者心中逐步扎根、固化。
深耕:以极致产品力,筑起竞争壁垒
聚焦单品绝非单调。蛙来哒以“一蛙多吃”打破品类天花板。
味型革新:针对南北方消费者口味差异,研发香辣、泡椒、番茄、芝士等12种风味。更突破边界,将湖南特色臭豆腐与牛蛙结合,推出“臭豆腐牛蛙”等猎奇爆款,持续勾起消费者的尝鲜欲;
工艺升级:以招牌紫苏牛蛙为例,历经235次配方调试,精选红紫苏叶搭配72小时慢煨酱料,延长30%烹煮时长锁住鲜香,成就年销超1000万锅的销量神话;
场景延伸:创新“平锅+泡锅”双模式,适配正餐与社交场景,并配套儿童餐、特色小吃、烧烤、饮品、甜品等产品矩阵,覆盖全客群需求。
蜕变:门店8次迭代+年轻化玩法,破解单品生命周期魔咒
餐饮行业向来有“单品生命周期有限”的魔咒,为打破这一困境,蛙来哒以“场景革命”为核心,持续为品牌注入新鲜活力,牢牢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
8次门店升级:从1.0工业风到8.0“超级马戏团”,蛙来哒不断刷新门店形象,将餐厅打造成充满设计感、适合拍照分享的Z世代社交空间,让“去蛙来哒打卡”成为一种潮流。
体验式营销:门店设计深度结合UGC传播逻辑,7.0等餐区的街机、8.0的提线木偶等元素成为年轻人自发分享的“社交货币”;
数字化赋能:联动美团、抖音打造“线上囤券→到店核销→充值复购”的消费闭环,既降低了获客成本,又提升了用户黏性。
根基:重构供应链,打造品类“护城河”
能支撑其全国500余家门店保持品质如一,关键在于蛙来哒对牛蛙产业链的深度重构与严格把控,这也成为其抵御竞争的核心“护城河”。
源头革命:2016年首创牛蛙“塘头-仓库-门店”三级检测体系,推动食材合格率升至98%;同时自建生态养殖基地,创新“稻蛙共生”模式,既解决了传统养殖的环保问题,又提升了牛蛙的品质;
配送网络:在长沙、深圳等核心城市布局配送仓,通过高效冷链物流,确保牛蛙的鲜度不打折,为菜品口感保驾护航;
产业协同:与上游养殖户签订全年定价定量协议,既保障了养殖户的稳定收益,避免其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又为品牌锁定了充足、优质的货源,构建起“助农增收+品牌稳供”的双赢生态。
15年匠心深耕,蛙来哒凭借过硬的实力与口碑,斩获多项权威认证,从单一品类的领跑者,成长为代表湘菜创新的重要名片。
权威背书:蝉联6年“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斩获沙利文“牛蛙品类规模第一”等三项国际认证;
湘菜标杆:2024年获评“湘菜出湘杰出品牌”,紫苏牛蛙入选“年度湘菜名菜”,成为湘菜全国化的创新引擎;
蛙来哒的传奇仍在续写——它正以“牛蛙+”的生态化思路,不断延展消费边界。从聚焦一只牛蛙,到成为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灯塔”,蛙来哒用15年的实践印证了,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唯有极致专注、深耕细作,才能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