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一款“臭豆腐牛蛙锅”横扫社交平台,黑金配色的砂锅里,酥脆臭豆腐与嫩滑蛙腿在红油中翻滚,评论区两极分化:“闻着上头,吃着真香”VS“这搭配太黑暗!”。而争议背后,是品牌埋了15年的伏笔,从2015年首创紫苏牛蛙到如今臭豆腐引爆话题,坚持“只做牛蛙”,却用极致反差的口味迭代,证明专注与创新从来不是对立面。
紫苏牛蛙的“封神之路”,大单品战略的长期主义样本
2015年的湘菜餐饮市场,早已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各品牌在菜品、口味、服务上的厮杀愈演愈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蛙来哒创始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砍掉所有不必要的菜品,将全部重心押注在牛蛙这一单品上,并精心打造了12道风味迥异的牛蛙锅,而在这一系列蛙锅中,紫苏牛蛙无疑是最令人惊艳的存在,紫苏的独特清香与牛蛙的鲜嫩相互交融,碰撞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味觉惊喜,逐渐成为了消费者心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
据品牌方透露,紫苏牛蛙锅的年销量早已突破1000万锅,即便在推出十多年后,它依然稳坐门店必点率的Top1位置,足以见得消费者对它的喜爱程度之深。蛙来哒也凭借这一爆款单品,在湘菜红海中成功破局,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餐饮传奇。
臭豆腐牛蛙锅诞生记,一场针对Z世代的“味觉绑架实验”
品牌深谙Z世代要的不仅是好吃,更是好吃且值得晒的双重满足。
当长沙街头那抹带着“争议感”的臭豆腐,与鲜嫩弹牙的牛蛙在锅中完成跨次元碰撞,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此发生。臭豆腐发酵后的独特醇厚,恰好中和了牛蛙的紧实肌理,热油翻滚间,发酵的酸香与肉质的鲜甜在锅中共舞,形成层次炸裂的味觉风暴。这不是简单的食材叠加,而是精准捕捉Z世代“既要经典底色,又要新鲜刺激”的味蕾密码,当筷子夹起吸饱汤汁的臭豆腐,再配上一块金黄的蛙肉,镜头下冒着热气的画面,本身就成了朋友圈最吸睛的“社交货币”。
从“工业风”到“超级游戏厅”,空间成为第二产品
如果说菜品是征服味蕾的硬实力,那么门店场景的进化则是撩动情绪的软实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着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自蛙来哒创立以来,品牌从未停止对场景体验的探索,先后进行了不下7次的迭代升级。每一次焕新都精准踩中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从爵士酒吧式的工业风,到充满游戏元素的“超级游戏厅”。这些不断进化的空间场景,早已超越单纯的用餐载体,成为年轻人乐于分享的社交符号,让每一次到店都变成一场值得炫耀的沉浸式体验。
从紫苏到臭豆腐,从工业风到超级游戏厅,牛蛙始终是蛙来哒与消费者对话的核心载体。而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对年轻人需求的精准洞察,他们既渴望经典带来的安全感,又无法抗拒新鲜体验的刺激感。正如其创始人所说:“品牌的价值主张就是,围绕年轻的顾客群体,始终打造“好吃、好玩、有趣”的品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