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蛙来哒
更新时间:2025-11-03
在“品类”这一概念还未在行业中发展壮大之时,蛙来哒就已经开始以牛蛙这一单品为主对品牌进行了调整和升级。其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品类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盲目求全——精准聚焦——关联拓展”的阶段性进化,从初期试图以全品类覆盖市场却陷入辨识度困境,到果断聚焦牛蛙单品建立细分赛道优势,再到以核心品类为根基延伸关联品类,每一步调整都紧扣市场需求与品牌定位,最终形成兼具核心竞争力与拓展潜力的品类体系。
一、“求全”困境,全品类覆盖下的品牌辨识度缺失
2010年的长沙解放西路,蛙来哒首家门店正陷入“大而全”的品类迷局。菜单上烤鱼、牛蛙、腊味等品类一应俱全,试图通过覆盖多元品类满足所有食客需求,却最终沦为“泯然众人”的街边店——食客对品牌缺乏清晰品类认知,品牌也难以在激烈竞争中建立辨识度。

二、“向精”破局,聚焦牛蛙单品与口味矩阵搭建
2014年成为蛙来哒品类发展的命运转折点。品牌创始人在门店运营中敏锐捕捉到牛蛙食材的巨大潜力,果断放弃综合餐饮路线,将所有资源聚焦于牛蛙这一单一品类,开启“品类深耕”战略。为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研发团队以湘菜风味为核心基底,构建出“平锅+泡锅”两大系列12种口味的品类矩阵,从麻辣到芝士番茄实现口味全覆盖,成功将品牌从“综合街边小店”升级为“牛蛙专门店”,在餐饮赛道建立起鲜明标签。其首创的“紫苏平锅牛蛙”也成为标志性爆品,这款产品凭借独特的风味组合和记忆点,一经推出便迅速引爆市场,如今年销量突破了1000万锅。

三、精耕后“拓多”,以核心蛙品类为基的关联品类延伸
当“精耕牛蛙品类”筑牢品牌后,蛙来哒开启“从精到多”的品类二次进化。这一次蛙来哒的多品类不同于以往的“大而全”,而是在核心蛙锅品类之外,逐步延伸出烧烤、甜品、特色饮品等关联产品,形成“主蛙锅+小吃+饮品”的完整消费品类链条,既保留牛蛙品类的核心竞争力,又通过品类延伸提升客单价与消费频次。

从初期“全而杂”的辨识度困境,到中期“小而精”的单品破局,再到后期“优而广”的关联拓展,蛙来哒的品类进化之路,本质上是一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市场趋势为导向”的精准迭代。它用实践证明:餐饮品牌的差异化并非来自“越多越好”的品类堆砌,而是源于“先做精核心、再做优延伸”的战略定力。这一发展模式,不仅让蛙来哒在激烈的餐饮竞争中站稳脚跟,更成为无数餐饮品牌探索品类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