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平均寿命仅508天的残酷赛道上,牛蛙餐饮品牌蛙来哒却以15年长青、500+门店的规模稳居牛蛙品类头把交椅。
从长沙街边的一家湘菜小馆,到如今覆盖全国100余座城市的餐饮帝国,蛙来哒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场对“变与不变”的精准平衡——以“不变”的根基抵御风浪,以“变”的锋芒劈开红海。
一、精准定位,跳出红海竞争
2010年,蛙来哒创立于湖南长沙,彼时,它还只是众多湘菜馆中不起眼的一员,虽吸引了部分食客,但并未形成足够鲜明的品牌记忆点,与其他餐厅的同质化竞争悄然加剧。面对竞争激烈的湘菜市场,创始人团队敏锐洞察到牛蛙这一未被充分开发的品类潜力。
2015年,蛙来哒做出大胆决策:砍掉70%的SKU,聚焦牛蛙单品赛道,将品牌从“大而全”的湘菜馆转型为“小而精”的牛蛙专门店。
这一战略转型,不仅让蛙来哒成功跳出了传统湘菜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更让品牌找到了差异化发展的核心优势。
二、产品创新,打造“1+N”味型矩阵
蛙来哒精准锚定“牛蛙单品”这一核心支点,构建了“经典款+创新款”的产品体系。其中,首创的紫苏牛蛙锅,将湖南特色调味料紫苏的独特风味,将其与牛蛙鲜嫩细腻的口感深度融合,一口下去既有紫苏的清香回甘,又能尝到牛蛙的紧实弹滑,这种极具地域特色与味觉记忆点的搭配,不仅让蛙来哒迅速火爆出圈,更让这款单品成为持续热销的“常青树”,如今这道菜品年销量已突破千万锅,成为餐饮行业中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美食符号,深刻烙印在消费者的味觉认知里。
深知年轻消费群体对“尝鲜”的强烈需求,蛙来哒并未止步于经典款的成功,而是持续突破口味边界,大胆推出一系列跨界融合创新产品。从自带视觉冲击力、辣度直击味蕾的火焰爆辣蛙,到将长沙街头小吃灵魂融入牛蛙料理的臭豆腐牛蛙,每一款新品都跳出传统框架,在“好吃”的基础上更注入了“可传播”的基因。这些创新口味精准踩中Z世代的消费脉搏,既满足了他们追求新奇体验的猎奇心态,又通过独特的味觉与场景体验填补了情感需求,更凭借话题性与视觉吸引力,成为年轻人社交分享中的“流量密码”。
三、场景革命,打造沉浸式用餐体验
在餐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蛙来哒早已跳出“仅靠美食吸引顾客”的传统思维,精准洞察到当代年轻人的核心需求。他们走进餐厅,追求的不只是味蕾的满足,更是一段能带来情绪价值、可分享、有记忆点的沉浸式体验。
基于这一深刻认知,15年来蛙来哒始终以年轻人的喜好为导向,持续迭代门店形象,历经8次重大升级,完成了从1.0工业风到8.0超级马戏团主题店的华丽蜕变。每一次升级,都是品牌与年轻人对话方式的更新,更是对“体验式消费”的深度探索。
在8.0门店中,品牌以“奇幻马戏”为核心灵感,将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设计贯穿整个空间,构筑出一个脱离日常、充满梦幻感的异想世界,让门店不再只是用餐场所,更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四、供应链护城河,筑牢品质根基
在餐饮品牌规模化扩张的赛道上,供应链的硬实力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这正是蛙来哒构筑核心竞争壁垒的关键所在。为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品牌不仅创新养殖模式,更建立了全链路的品控体系,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方位保障。
在源头端,蛙来哒摒弃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自建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并大力推广“稻蛙共生”的绿色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一举多得:水稻为牛蛙提供了阴凉舒适的生长环境,牛蛙的排泄物又能为水稻提供天然养分,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牛蛙的鲜嫩口感与水稻的天然风味,更大幅减少了化学药物与化肥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为确保牛蛙食材符合安全标准,蛙来哒建立了严苛的“三级检测机制”,从塘头初检到仓库二次检测再到门店巡回抽检,将品控贯穿全流程,保障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五、品牌营销,深化与年轻用户链接
自2020年起,蛙来哒便以“88超级品牌日”为核心,开启了一场持续六年的品牌价值深耕。每年这一节点,品牌都会精心策划多元精彩活动,并释放诚意满满的惊喜福利——从沉浸式互动体验到超具吸引力的消费权益,不仅让“8月8日”成为蛙粉心中清晰的品牌记忆符号,更成功强化了自身在牛蛙赛道的差异化认知。
这种“造节营销”的价值,远不止于短期流量的爆发,更关键的是,通过年复一年的情感投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超越“买卖关系”的深度连接,消费者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购买者,更成为了品牌理念的认同者与传播者。最终,“88超级品牌日”不仅成为蛙来哒拉动业绩的“增长引擎”,更化作了品牌沉淀用户资产、筑牢市场口碑的“情感纽带”。
在餐饮市场的激烈角逐中,蛙来哒的崛起堪称细分赛道突围的经典范本。这个以牛蛙为核心的品牌,凭借对单一品类的深度聚焦、对供应链的精细打磨,以及对门店运营标准化的极致追求,一步步在红海中撕开缺口,最终坐稳牛蛙品类赛道的“头把交椅”。从最初的模式探索到如今的品类引领,蛙来哒的“成长史诗”从未落幕,而属于它的下一段篇章,仍在食客的期待与品牌的深耕中,持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