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资讯

从街边小店到近千亿赛道引领者,蛙来哒如何重塑牛蛙产业版图

 来源:蛙来哒
 更新时间:2025-09-29

在如今的餐饮市场中,牛蛙这一食材已从昔日大排档的“边缘角色”跃变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主流品类,高峰时期产业产值更是达到600亿-800亿元,距离千亿级赛道仅一步之遥。而推动这一惊人蜕变的关键力量,正是深耕牛蛙品类15年的餐饮品牌——蛙来哒。从2010年长沙街头一家不起眼的湘菜小馆起步,到如今足迹遍布全国100多座城市、门店数量突破500家,蛙来哒不仅改写了牛蛙的消费地位,更以一系列系统性变革,重塑了整个牛蛙产业的发展基因,成为中国餐饮业转型升级的生动范本。


蛙来哒

 

回溯牛蛙产业的发展初期,“小、散、乱”的养殖模式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彼时,多数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技术,养殖环境恶劣,不仅导致牛蛙品质参差不齐,更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整个产业陷入发展困境。就在此时,蛙来哒挺身而出,率先打破行业僵局,以严苛的标准为牛蛙品质保驾护航。

 

蛙来哒创新性地推行“牛蛙食品三级检测”体系,引入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从塘头捕捞到仓库存储再到门店配送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进入门店的每一批次牛蛙都符合安全标准。这一举措不仅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更有效倒逼上游养殖环节加速升级,推动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向科学化、规范化养殖转型。


蛙来哒

 

为了进一步稳定上游供应链,保障养殖户的切身利益,蛙来哒成为行业内首个与上游养殖户签订全年定价定量收购合同的品牌方。这一合同的签订,让养殖户无需再担心牛蛙滞销或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损失,能够安心投入到牛蛙养殖中,专注提升牛蛙品质。不仅如此,蛙来哒还自掏腰包,邀请动物环境治理和工程设计领域的专家,深入养殖基地,手把手教导养殖户如何科学处理尾水排放,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品牌每年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资助牛蛙养殖户改善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牛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对产业链把控能力的不断提升,2018年,蛙来哒开始布局自建牛蛙生态养殖基地,从养殖源头实现对牛蛙品质的绝对掌控。到了2022年,品牌更是借鉴小龙虾成功的养殖经验,创新性地推行“蛙稻共生”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牛蛙与水稻形成良性共生关系,牛蛙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天然肥料,减少化肥使用;水稻则净化水质,为牛蛙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这种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不仅提升了牛蛙的品质和口感,实现了水稻的绿色无污染种植,还解决了传统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蛙来哒


如今,蛙来哒全国门店每年消耗牛蛙达4000万斤,如此庞大的需求量直接拉动了养殖端的需求增长,吸引更多养殖户加入到规范化、生态化养殖行列,推动牛蛙产业从分散化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方面,蛙来哒同样发挥了引领作用。品牌深度参与了《牛蛙养殖及加工技术规范》和《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国家级团体标准的制定,将自身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养殖、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转化为行业通用标准。这两项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牛蛙养殖过程标准的空白板块,也对提升行业整体食品安全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如今,蛙来哒的“千店蓝图”已徐徐展开,其产业实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从将一个曾被边缘化的食材打造成主流餐饮品类,到成为连接乡村振兴、消费升级与绿色农业的创新载体,蛙来哒用15年的时间,书写了中国餐饮业的一段传奇。它的成功,不仅为牛蛙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中国餐饮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最珍贵的启示——唯有深耕产业链、兼顾社会价值与商业利益,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实现长远发展。

+
加盟咨询
JOIN CONSULTATION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加盟区域
其他说明

市场有风险,加盟需谨慎